1)机器人
(资料图片)
机器人在世界制造业平均密度为0.74%,我国不足0.7%,99%以上依然依靠人力,和发达国家比机器人密度差距很大,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空间广阔。此外,我国的建筑业、采矿业、铁路和公共建设、水力工程建设和工程机械、建筑机械市场的扩大也将对工业机器人产业起到推动作用。建筑工程机械的结构件多为焊接件,为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,满足市场的需求,目前许多工程机械厂商纷纷要求采用机器人进行焊接。预计,未来工业机器人用于物流、搬运的移动机器人每年增幅将不低于20%。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市场炙手可热的新领域,世界各国都在抢占先机。目前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引进机器人,随着机器人步入全面普及的阶段,而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将带动行业的快速发展。
①机器人发展概况
针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,国家相继出台的工业4.0、《中国制造2025》等政策,从宏观、战略角度构建产业顶层设计,国家大力支持机器人产品“智能化”发展,并凸显出机器人技术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,为机器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,从整体上看,工业机器人企业未来可期。
②市场化程度和竞争格局
A、机器人国际市场
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,亚洲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销售市场,2020年销量为26.6万合,同比增长6.8%,占全球总销量的69.5%,比重较上年提高4.1个百分点。2015年-2020年亚洲地区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10.7%。亚洲三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国家表现降幅差异明显:中国市场强劲增长,销量同比增长20.4%;日本销量下滑,降幅达到22.5%;韩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7.3%。2020年欧洲地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下降了8.3%,降至6.8万台,在全球总销量中的占比为17.7%。这是继2018年达到7.6万台的峰值后,连续第二年销量下降。其中汽车行业的需求又下降了19.6%,而其他行业的需求下降了9.3%。
2015-2020年欧洲区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6.2%。欧洲区中德国市场销量基本稳定;意大利和法国两国深陷市场泥潭,2020年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3.1%和20%。美洲地区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售3.9万台,同比下降17.4%,降幅较上年扩大(2019年为下降15.1%),占全球机器人销量的比重为10.1%,占比继再次下降约2.2个百分点,其中美国、墨西哥、加拿大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.8%、26.3%和28.8%。2015-2020年美洲区销量年均增长率为0.3%。
从工业机器人销售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看,中国、日本、美国、韩国和德国是依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五大主要市场国。2020年这五个国家的销量合计占全球总销量的75.7%.日本经济受到疫情的沉重打击,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跌至2016年水平,全年销售3.9万台,同比下降22.5%,虽然销量显著下降,但仍占全球总销量的10.1%。2020年美国共销售工业机器人3.1万台,同比下降8%,延续了2019年的下降趋势,占全球总销量的8%,取代韩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。美国市场中汽车行业对机器人的采购量大幅下降19%,但电气电子设备及器材制造业的采购量增长了7.2%。
韩国自2016年起年度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下降,2020年,销量降至3.1万合,同比下降7.3%,略低于美国市场销量,占全球总销量的比重为7.9%。德国是全球第五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,2020年销量为2.2万台,与上年基本持平,占全球总销量的5.8%。在大量海外业务推动下,德国机器人产业正在复苏。
B、机器人国内市场
在我国,国外企业以世界机器人“四大家族”(ABB、库卡、发那科、安川)为代表,在中国市场份额合计超60%。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,发那科、ABB、安川、库卡的市场占比分别为13.0%、12.3%、8.8%、7.4%;此外,爱普生、雅马哈、川崎、不二越、三菱等日系品牌位居前列,市占率前十名的供应商中有七名是日系厂商。众多国产机器人企业只能在剩余30%多的市场份额中争抢,而且这些竞争还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,高端领域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份额不到5%。
在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,“四大家族”的份额超90%,处于绝对垄断地位;在下游应用领域中,作业难度大、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,国外机器人占84%;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,国外公司占90%份额。
近年来,受市场等因素影响,国外机器人品牌交货周期增长,价格持续增长,国内机器人品牌货期及价格优势增大,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企业凭借提供整套解决方案、差异化产品如行业专机、行业应用深耕与积累、灵活价格及服务优势等不断取得突破,2021年出现了两家年销量破万台的厂商,下游用户降本诉求及对国产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明显提升。
③发展趋势
“十三五”以来,国务院发布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,纲领指出将通过“三步走”实现我国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。为实现《中国制造2025》的发展目标,我国需要做出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、调整制造业结构、发展绿色制造与发力重点领域突破等努力。其中工业机器人无疑是我国制造业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,在国家政策力挺之下,国产工业机器人大而不强的局面有望改善。各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支持政策来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。未来存在三股力量来驱动整个工业机器人市场:经济结构转型的“推力”;人口构成造成未来劳动力短缺与制造业用人成本趋势性上升的“拉力”;政府政策扶持的“催化力”。
(2)产品市场需求分析
1)机器人的市场需求
(1)国内市场需求
①在我国,国外企业以世界机器人“四大家族”(ABB、库卡、发那科、安川)为代表,在中国市场份额合计超60%。2020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中,发那科、ABB、安川、库卡的市场占比分别为13.0%、12.3%、8.8%、7.4%;此外,爱普生、雅马哈、川崎、不二越、三菱等日系品牌位居前列,市占率前十名的供应商中有七名是日系厂商。
众多国产机器人企业只能在剩余30%多的市场份额中争抢,而且这些竞争还都集中在中低端领域,高端领域国产工业机器人的份额不到5%。在六轴以上多关节机器人,“四大家族”的份额超90%,处于绝对垄断地位;在下游应用领域中,作业难度大、国际应用最广泛的焊接领域,国外机器人占84%;高端应用集中的汽车行业,国外公司占90%份额。
近年来,受市场等因素影响,国外机器人品牌交货周期增长,价格持续增长,国内机器人品牌货期及价格优势增大,值得关注的是国内企业凭借提供整套解决方案、差异化产品如行业专机、行业应用深耕与积累、灵活价格及服务优势等不断取得突破,2021年出现了两家年销量破万台的厂商,下游用户降本诉求及对国产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明显提升。
③产品寿命
机器人的使用期限一般在8-10年。
(2)国外市场需求
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,亚洲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销售市场,2020年销量为26.6万合,同比增长6.8%,占全球总销量的69.5%,比重较上年提高4.1个百分点。2015年-2020年亚洲地区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10.7%。亚洲三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国家表现降幅差异明显:中国市场强劲增长,销量同比增长20.4%;日本销量下滑,降幅达到22.5%;韩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7.3%。2020年欧洲地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下降了8.3%,降至6.8万台,在全球总销量中的占比为17.7%。这是继2018年达到7.6万台的峰值后,连续第二年销量下降。
其中汽车行业的需求又下降了19.6%,而其他行业的需求下降了9.3%。2015-2020年欧洲区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6.2%。欧洲区中德国市场销量基本稳定;意大利和法国两国深陷市场下滑泥潭,2020年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3.1%和20%。美洲地区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售3.9万台,同比下降17.4%,降幅较上年扩大(2019年为下降15.1%),占全球机器人销量的比重为10.1%,占比继再次下降约2.2个百分点,其中美国、墨西哥、加拿大市场工业机器人销量同比分别下降7.8%、26.3%和28.8%。2015-2020年美洲区销量年均增长率为0.3%。
从工业机器人销售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看,中国、日本、美国、韩国和德国是依然是工业机器人的五大主要市场国。2020年这五个国家的销量合计占全球总销量的75.7%.日本经济受到市场下滑的沉重打击,2020年工业机器人销量跌至2016年水平,全年销售3.9万台,同比下降22.5%,虽然销量显著下降,但仍占全球总销量的10.1%。2020年美国共销售工业机器人3.1万台,同比下降8%,延续了2019年的下降趋势,占全球总销量的8%,取代韩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。
美国市场中汽车行业对机器人的采购量大幅下降19%,但电气电子设备及器材制造业的采购量增长了7.2%。韩国自2016年起年度工业机器人销量持续下降,2020年,销量降至3.1万合,同比下降7.3%,略低于美国市场销量,占全球总销量的比重为7.9%。德国是全球第五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,2020年销量为2.2万台,与上年基本持平,占全球总销量的5.8%。在大量海外业务推动下,德国机器人产业正在复苏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