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中国哲学的“在世”性

2023-05-15 23:09:50 来源:观察网

在一个国学研究群里,有位年轻的同仁问了一个问题:

“有学者说“中国哲学是一种人世的哲学,不同于入世哲学和出世哲学。”此处“人世”一词,能不能理解为“入世和出世的兼容”?即“入世是为了更好的出世,而后,出世为了更好的入世”的这样一种辩证循环?”


(资料图片)

​ 我回答:

“入,是由外而内。一直在世,就无所谓入了。”

​ 她说:

“嗯,也对,“人世”一词应为“在世”,更准确。​比如说,我从政是为了在人情世故中去体悟世间治世之道,而后,体悟得分明之时,我又进入世俗体系之中去经历人事,更为融会贯通。​”

我觉得她好像并没有完全明白我的意思,于是举例解释道:

“儒家讲为政,可以脱俗,但是并不离世。

比如我们都熟悉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

能“先天下”,“后天下”,这是很脱俗的,决不随波逐流;

但毕竟是“忧”“乐”常萦于心,呈现出一种“在世”的状态,与天下处在一种不可分割的本质关联之中——这说明儒家的“脱俗”处并不在于超然物外空虚寂灭,而恰恰在于儒与世界的关系,比起一般流俗之人与世界的关系来,要更为整全、紧密与坚实。

所以在真儒看来,释家恰恰是很俗气的,因为他们迎合了流俗之人不想负责任的轻慢怠惰之心;而儒家在世间扎根更深更实,反而是一种真正的超越。​”

她看到我的回应,立即明白了我是在说:她那些理解还是把“为政”仅仅当作一种个人的学习与修炼,一种“可入可出”的体验,类似于那些国外名校的大学生到非洲或到贫困山区去当一下志愿者,去“体验一下”“历练一下”“提高一下自己”“丰富一下社会经验”。而在这种体验和历练中,他们真正关心的仍然不过是自己刷了一次“社会服务”的履历,而不是真真实实地扎根于此,与所服务的国家和人民真正血肉相连,真正同呼吸共命运。所以她这样的想法,终究还是与世界隔了一层,并没有悟到儒家以及中华哲学所谓“在世”的真意。

于是她回应道:

​“嗯,我懂了,儒家与社会是同休共戚关系,而不是借助世间来修行自己。我之前的说法是把世间当作修行自己的工具了。谢谢老师。”

这果然是一位非常聪明颖悟的姑娘——真正要学进去哲学,就得有这股子好学深思的劲儿。

我进一步补充说:

“是的。我觉得您真是非常聪颖。

其实罗钦顺对王阳明的批评、王船山对陆王杨与释氏的批评,皆有此意。

我觉得这也是儒家与马克思主义真正亲和的地方。​”

王船山曾说哲学应该是“朴实有味”之学,而不应该是言说者自己都不相信也不践履的“施丹垩于虚空”的概念游戏。

大家看到以上的对话,或许就大致能明白船山先生说的“朴实有味”之处在哪里了。

我们只要把根在世间扎得更深,活得更加踏实,就能发现自己已经活在大道之中,活出了一种形而上的意味了——这也是船山所说的“道器不离”“有形而后有形而上”了。

标签:

推荐阅读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