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端新闻大河报·豫视频记者 杜倩雯
情怀变现有多难?试图重启天涯的这拨70后、80后是感受到了。
【资料图】
义卖第五天,6月1日凌晨3点半,直播间才第一次收到了榜一大哥送的嘉年华,价值3000元。
活动发起人、前天涯社区执行总编辑宋铮发朋友圈,表示惊喜又为难。
喜的是第一次见到直播间“盛况”,难的是榜一大哥连线拷问天涯重启后的规划。
他说:“我一般只谈‘重启’,不谈未来。我能做的就是把天涯的炉火烧热,天涯的未来完全取决于天涯社区创始人、董事长邢明。”
此时,已是天涯社区宣布关闭的第三十八天,也是宋铮公开表示计划发起“七天七夜 重启天涯”直播义卖活动的第十七天。
宋铮的筹措目标是7天7夜拿到300万元。眼下,收益刚刚超过10万元。
时间过了大半,目标似乎遥不可及。
与此同时,直播间的评论区出现两极分化,有人暗讽义卖活动让“天涯气节”染上“铜臭”,也有人高呼“天涯若比邻”,果断为情怀买单。
也许在每个人眼里,这场义卖活动的意义都有所不同。
大河报·豫视频《看见》记者分别采访了该场活动的执行者、志愿者和邀请嘉宾兼天涯早期写手,他们各自讲述了自己与天涯的十年情缘和对天涯能否重启的看法。
天涯前执行主编华子:不对天涯“唱衰”,其有独特数据价值
“我接到老黑(即华子前领导、重启天涯活动发起人宋铮)电话的那一刻,还是很诧异的。我没想到他竟然还有拯救天涯的想法和计划。”华子说,他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就是怀疑其可行性。“让一群从论坛文字时代过来的70后、80后去搞抖音直播,想想都觉得不可能。”
但宋铮还是以一句话劝服了华子,他说:“我们这群人如今在社会上混出来的成就,都和天涯脱不开关系,如今做这件事,既是对天涯的回报,也是想让天涯体面地和网友告别。”
不图利益,只谈情怀。就这样,华子作为活动首批策划者和执行者入了场,承担起邀请直播嘉宾等宣发工作。华子说,对于70后、80后和部分90后的“天涯er”来说,“情怀”一词的分量恐怕令当今的年轻人难以想象。
4月25日,天涯社区突然关闭,“天涯er”(天涯社区原网民对自己身份的代称)无法再登录天涯的网页和APP,这场突如其来的告别让人猝不及防。
有的人惋惜,有的人痛骂,也有的人试图开展一场挽救行动。
5月16日,宋铮公开表示,要发起一场“七天七夜 重启天涯”的直播义卖活动,让天涯得以重启。5月28日晚8点,7×24小时直播义卖开始,宋铮穿着定制黑色短袖,站在了直播镜头前。
主播麦克风没电、上商品链接不及时、直播连麦现场音嘈杂……直播第一天,宋铮和他的三十余人小团队不断遇到麻烦,甚至有网友笑言,“这直播乱得我以为来到了传销组织”。
这是群以70后、80后为主的小团队,纯自愿、无收入、靠情怀。他们从论坛文字时代而来,在视频直播时代艰难行走。从商讨直播义卖活动,到落地实施,仅仅筹备了半个月。
截至6月1日早10点,直播获得169.5万点赞,已售商品4382件,抖音直播账号粉丝增长到2.7万。但因为观众数量日益下降、货品种类杂且单价不高等原因,截至目前,这场直播的收益甚至并未超过目标收益的5%。
不过,华子告诉大河报·豫视频《看见》记者,目前随着重启天涯活动知名度的提升,已经有企业和投资者与他接洽,讨论如何从中寻求崭新商机,“我已经把这些人都推荐给天涯的现任领导了,具体要如何救天涯,是他们要所思所想的东西了”。
华子也表示,天涯社区要完全重启运行,不是仅仅靠义卖的300万能解决的问题,他希望能有战略投资者的介入,给天涯重添生机。
谈起天涯的突然关闭,相比于其他受访者认为是时代必然结果,华子却未对天涯“唱衰”,他说:“我曾因喜爱天涯而放弃原高薪的财务经理职务,来到天涯任职,一干就是十年,即使2015年离职,我也一直以天涯忠实用户的身份常常访问天涯社区。在我看来,虽然微博、抖音等平台对天涯有着极大的冲击,但天涯本身受访者的体量仍是不容小觑,其包含的数据价值足以称为‘互联网时代的活化石’。”华子直言,天涯的失败和转型过程的失误有着必然联系,其财务问题也是导致天涯社区关闭的直接祸因,但天涯本身所含的数据仍有独特的价值。
大学毕业进入天涯工作的米米果:英雄可以迟暮,但不能窝囊消失
5月12日,米米果也接到了前领导宋铮的电话,邀请她加入重启天涯的活动,“听到这件事虽然诧异,但我仍是一口应下了。领导说,我就做,这是我们在天涯共事时的默契”。
2006年,刚从大学毕业的米米果就进入了天涯广州分公司工作,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,一直到2016年才从天涯离职。她说,即使离职了,她也一直认为自己是“天涯人”。
“在天涯的这十年,是我青春回忆里最温暖的时光。我从来没把天涯当作一个职场,而是看成我的家,同事们都是亲人伙伴,之后我的任何一份工作经历都无法替代天涯在我心里的分量。”回忆往昔,米米果很感激过往在天涯的时光,她说,这段经历改变了她原有的内向性格,让她变得善于沟通爱交谈,思维变得多元化,眼界也更加开阔。
怀揣着对天涯独有的情感,在得知天涯关闭的消息时,米米果虽早有预料,但仍是心痛不已,“从移动互联网兴起时,就能预料到天涯将要面临的挑战。即使离职多年,我们这些天涯前同事也常常在群里分析天涯的现状,以及讨论天涯应对衰落的应有举措。”米米果笑着说,他们这群前同事简直比天涯的老板还操心天涯的前程。
在得知宋铮有重启天涯的计划时,米米果没有犹豫地加入了,她比喻天涯是个“英雄”,英雄可以迟暮,但不能窝囊地消失。
米米果说,在宋铮这个重启天涯直播活动的团队里有30余人,他们分散天南海北,没有“阵地”,只能依靠网线办公。“我们都是兼职做着活动的志愿者,没有酬劳,不求回报,就靠着对天涯的情感‘为爱发电’。”
这群不熟悉现代网络环境的70后、80后,基本都是第一次次接触短视频平台直播,因而只能现学现卖,但留给他们的时间并不多,“天涯已经关闭一个多月了,再拖下去,里面的数据就要没有了,即使重启了也没有意义了。”从5月14日开电话会议商议计划,到5月28日“七天七夜 重启天涯”直播活动落地实施,仅仅半个月,这群“为爱发电”的前员工、前网友就这样开启了一场非天涯现职员工的自组织行动。“我想过这次活动最坏的结果,就是钱没筹到,天涯重启不了。但没关系,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,天涯人最不缺的就是执着的这股劲儿。”米米果说。
天涯早期写手若峰:天涯上留存200万字,是我的精神故乡
“大概在2004年左右,我受身边年轻人的影响,开始接触天涯。”媒体人若峰在天涯辉煌时期,以“望福街”的ID名进入天涯开始写作,这一写就是十年,在天涯网站上留存了200万字。
若峰把天涯形容为“精神故乡”,“我曾经最疯狂的时候一个月会写近30篇文章,几乎每天都在写东西,我很享受这种创作状态。”若峰很怀念曾经在天涯自由创作的时光,他说媒体人的工作往往是在既定框架下规范性写作,但在天涯上他可以随心所欲做自己,写的文章可长可短,可有错别字,也可随意变换文体,不拘一格,“在天涯的我,不是为了当作家写作,也不是为了出版社写作,只是为我自己而创作。”
媒体人若峰基本完整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变迁。在新浪微博兴起之前,曾有负责推广新浪微博的工作人员来到成都约他见面,手把手教他注册与使用,于是,若峰从天涯早期写手过渡为一位微博达人,他说:“不得不承认,微博等平台商业化的推进模式更符合如今互联网时代的节奏,而那时候的天涯更像是爱好者的小阁楼,但新浪微博已成长为繁华街道上的信息冲浪者,有着天涯无法企及的广度。”若峰坦言,天涯的深度没有平台可以替代,但在碎片化和讲求广度的时代中,它的没落也是时代的必然。
当得知天涯的前员工要筹备重启天涯活动时,若峰欣然接受邀约,成为了一位访谈嘉宾,在直播镜头前分享了自己在天涯的写作经历和对天涯的怀念之情。他说,这群活动的筹备者就像是“侠客”,为了守护自己的江湖而奔走,令人敬佩。但若峰也直言,现在的江湖不再是从前的江湖,天涯即使重启,但想要运行下去重现当年的辉煌,也是极其困难的。若峰说:“曾有好友给我留言,他说就算天涯重启了,也早就忘记登录密码了。我当时也笑着回应他,‘我应该也是’。”
(华子、米米果、若峰皆为化名;部分图片来源于天涯前网友“根号13”自媒体账号)
标签: